耘耙
yún pá
  • 拼 音:yún pá
  • 注 音:ㄧㄨㄣˊ ㄆㄚ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农具。耘稻用的耙。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二:“耘耙,以木为柄,以铁为齿,用耘稻禾。”

  • 基本含义
    指耕田除草、松土的农具。比喻对人的教育、培养。
  • 详细解释
    耘耙是一种农具,用于耕田时除草、松土。在成语中,耘耙比喻对人进行教育、培养,去除不良的习惯、陋习,使其得到改善和提升。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对人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特别是指对年轻人进行道德、品德的熏陶和教育。
  • 故事起源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了古代有位农夫,他种田时非常细心,经常用耘耙除草、松土,使庄稼长势良好。后来,他的儿子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学者,太史公因此引用了这个故事,用“耘耙”来比喻对人进行教育、培养。
  • 成语结构
    耘耙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没有特殊的词序。
  • 例句
    1. 老师是学生的耘耙,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关键。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耘耙,他们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农夫,在田地里用耘耙除草、松土,同时想象自己是一个老师,用教育的方式去除学生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们成长。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教育、培养相关的成语,例如“耕耘”、“耕耘细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的耘耙,帮助我成长。2. 初中生:父母是我最亲近的耘耙,他们的教育对我非常重要。3. 高中生:老师的耘耙让我不断进步,我感激他们的教导。4. 大学生:大学是我成长的耘耙,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5. 成年人:社会是我们的耘耙,它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