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策
zhào cè
  • 拼 音:zhào cè
  • 注 音:ㄓㄠˋ ㄘ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即诏书。《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王幸受詔策,通经术,知诸侯名誉不当出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闕北有圭碑,题云: 汉 故中常侍 长乐 太僕特进 费亭侯 曹君 之碑。 延熹 三年立。碑阴又刊詔策。” 宋 刘攽 《贺参政某侍郎启》:“伏审光膺詔策,进贰臺司,伏惟庆慰。” 章炳麟 《文学总略》:“然《七略》 高祖 、 孝文 詔策,悉在诸子儒家,《奏事》二十卷隶《春秋》,此则总集有六艺诸子之流矣。”
    (2).文体的一种。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且夫《尚书》者,政事之集也,然未若近代之优文、詔策、军书、奏议之清富赡丽也。”《南齐书·文学传·丘灵鞠》:“时方禪让, 太祖 使 灵鞠 掌詔策。”
    (3).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制度,即由皇帝亲自在殿廷主持考试,以录取人才。 唐 韩愈 《唐故秘书少监独孤府君墓志铭》:“ 元和 元年,对詔策,拜右拾遗。” 马其昶 校注:“ 元和 元年四月,应材识兼茂、明於体用科,中第四第,为右拾遗。”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十:“三年而奉詔策,固南宫进士之所同;一举而首儒科,乃东阁郎君之未有。”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

  • 基本含义
    指帝王发布的命令和政策。
  • 详细解释
    诏策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诏指帝王发布的命令,策指政策。这个成语形容帝王的命令和政策具有权威性和决策性,常用来形容重大政治决策或重要政策的发布。
  • 使用场景
    诏策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国家领导者发布的重要政策,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个人发布的有决定性影响的命令或政策。例如:“国家颁布新的经济诏策,以促进经济发展。”;“公司领导发布了新的管理诏策,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秦朝末年,项羽为了安抚百姓,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命令,以示自己的仁政。这些命令和政策被称为“诏策”。后来,人们将这个词语用来形容帝王的命令和政策。
  • 成语结构
    诏策由两个汉字组成,诏和策。
  • 例句
    1. 皇帝颁布了一项重要的诏策,以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2. 公司领导发布了一系列的管理诏策,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诏策这个成语拆分成两个部分进行记忆,诏和策。诏可以理解为帝王的命令,策可以理解为政策。可以通过想象帝王发布重要政策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政策和命令相关的成语,例如“谕旨”、“制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出了一道数学诏策,要求我们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2. 初中生:政府发布了一项环境保护的诏策,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3. 高中生:校长发布了一份新的考试政策诏策,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