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皋
yī gāo
  • 拼 音:yī gāo
  • 注 音:ㄧ ㄍㄠ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伊皐”。 伊尹 , 商 代名相, 皋陶 , 舜 之大臣,掌刑狱之事。后常并称,喻指良相贤臣。 汉 刘向 《九叹·愍命》:“ 三苗 之徒以放逐兮, 伊 皋 之伦以充庐。”《后汉书·班固传》:“将军宜详 唐 殷 之举,察 伊 皋 之荐。” 李贤 注:“ 尧 举 皋陶 , 汤 举 伊尹 。” 唐 李白 《君子有所思行》:“ 伊 皋 运元化, 衞 霍 输筋力。” 王琦 注:“ 伊尹 、 皋陶 ,以喻美宰臣。” 元 耶律楚材 《再赓仲祥韵寄之》:“素负经济才,人品 伊 皋 伦。”皋,一本作“ 皋 ”。 明 高启 《吊伍子胥辞》:“嗟君子之出辅兮,孰不愿为 伊 皋 。”

  • 基本含义
    指人的名字,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家庭境况贫困。
  • 详细解释
    伊皋是一个古代人名,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这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家庭贫寒,生活困苦。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文学作品、口语交流以及描述人的境况贫困的情况。
  • 故事起源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的故事《襄公十四年》中提到了一个叫伊皋的人,他的家庭非常贫困。后来,人们用伊皋这个名字来形容贫困的家庭。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家境贫寒,真是个伊皋。2. 这个小说中的主人公出身伊皋,但他通过努力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伊皋这个名字来记忆,想象一个穷困潦倒的人。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左传》的故事,以加深对伊皋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家境贫困,生活像伊皋一样困苦。2. 初中生:这个小说中的主人公从伊皋的家庭中走出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伊皋这个词语形容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