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泣
hào qì
  • 拼 音:hào qì
  • 注 音:ㄏㄠˋ ㄑ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号咷大哭。《书·大禹谟》:“帝初于 歷山 ,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 宋 司马光 《苏骐骥墓碣》:“行及 宛 叶 间,闻丧,因号泣,昼夜奔赴,凡七日,行千三百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秦生》:“腹痛口噤,中夜而卒,妻号泣,为备棺木,行入殮矣。”

  • 近义词

    悲啼、号哭、痛哭

  • 基本含义
    大声哭泣,悲痛欲绝的哭泣
  • 详细解释
    号泣是由“号”和“泣”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号,指的是大声哭喊;泣,指的是哭泣。号泣形容人因悲伤、痛苦等原因而大声哭泣,表达出内心的悲痛和无法自控的情感。
  • 使用场景
    号泣常用于形容极度悲伤、痛苦的情绪。例如在失去亲人、受到巨大打击或遭遇不幸时,人们可能会号泣以宣泄内心的情感。此外,号泣也可用于描述小说、电影或戏剧中角色的悲伤情绪,增强表现力。
  • 故事起源
    关于号泣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号泣经常被用来描写人物的悲痛和无法自控的哭泣。
  • 成语结构
    号泣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动词“号”和动词“泣”组成。
  • 例句
    1. 听到这个噩耗,他痛苦地号泣了起来。2. 在葬礼上,亲人们号泣着送别逝去的亲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成语“号泣”。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极度悲伤而大声哭泣,声音响亮如号角,形成了号泣的形象。
  • 延伸学习
    1. 探究其他与悲伤、哭泣相关的成语,如泪如雨下、泣不成声等,进一步丰富对情感表达的理解。2.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或观看电影,注意作者或导演如何运用号泣这个成语,了解其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效果。3. 与他人分享号泣的体验,了解不同人对于悲伤和哭泣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小狗被欺负,小明号泣着喊道:“不要欺负它!”2. 初中生:当她看到那个战争纪录片时,她感到非常悲痛,忍不住号泣起来。3. 高中生:考试失败后,他感到非常沮丧,一个人独自在房间里号泣了一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