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豁
xū huō
  • 拼 音:xū huō
  • 注 音:ㄒㄩ ㄏㄨㄛ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旷达。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尔情无滞念,胷臆萧豁,是以果而速之。若无此虚豁之心者,则一志而不及,一向而不迴。” 明 张居正 《答河道潘印川书》:“﹝ 洋山公 ﹞虚豁洞达,昔在 广 中,僕妄有指授,渠一一取其意而行之,动有成功,则今日必能因袭旧画,以终公之功。”
    (2).犹虚空。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三:“凝真天地表,絶想寂寥前。有象犹虚豁,忘形本自然。”

  • 基本含义
    形容心境开阔,胸怀广阔。
  • 详细解释
    虚,指空旷;豁,指开阔。虚豁形容人的心胸开阔,不拘束。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胸怀开阔,不拘小节,有广阔的眼界和胸襟。
  • 故事起源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记载,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位于河南的洛阳时,曾经任命一位官员,但该官员因为私心私欲,滥用职权,对人民不公。杨震得知后,很生气,但并没有立即罢免该官员,而是等到他去世后,才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当时有人问杨震为什么不立即罢免该官员,他回答说:“我虽然看到了他的过错,但我并不想因为一时之忿而做出冲动的决定,我要保持虚豁的心态,等待时机。”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引用,形成了成语“虚豁”。
  • 成语结构
    形容词 + 形容词
  • 例句
    1. 他的心胸虚豁,对待困难从不退缩。2. 虚豁的胸怀使他能够容纳更多的观点。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虚豁”与“心胸开阔”、“眼界广阔”这样的词语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心胸开阔、胸怀广阔相关的成语,如“胸怀坦荡”、“气度不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虚豁的人,总是乐于帮助别人。2. 初中生:只有虚豁的心态,才能真正接纳不同的意见。3. 高中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保持虚豁的心态,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培养虚豁的心态,开阔自己的眼界,不拘泥于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