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管
zhú guǎn
  • 拼 音:zhú guǎn
  • 注 音:ㄓㄨˊ ㄍㄨ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部分竹的茎杆。也称竹筒。因其中空,成管筒状,故称。通节可用以引水,截断可制盛器等。《后汉书·方术传下·甘始》“ 君达 号‘青牛师’” 李贤 注引《汉武帝内传》:“﹝ 封君达 ﹞闻有病死者,识与不识,便以要閒竹管中药与服,或下针,应手皆愈。”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又南人入山,皆以竹管盛活蜈蚣。”
    (2).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书序》“王又升 孔子 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宅” 唐 孔颖达 疏:“又升 孔子 庙堂,闻金钟、石磬、丝琴、竹管之音,以惧其神异乃止,不復敢坏宅也。” 沉从文 《边城》一:“爷爷到溪中央于是便很快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空气里。”
    (3).指笔。 清 姚鼐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诗:“松烟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
    (4).竹子。 北周 王褒 《山池落照》诗:“竹管掩金扉,池光晦晚暉。”

  • 基本含义
    指空洞、无用的言论或理论。
  • 详细解释
    竹管是由竹子制成的管状物,本身并不能发出声音。因此,将竹管比喻为空洞无用的言论或理论,表示这些言论或理论没有实际意义,只是空谈而已。
  • 使用场景
    竹管常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只会说空话而不付诸行动的人。在讨论问题、辩论或评价他人时,可以使用竹管来形容那些没有实际内容或价值的言论。
  • 故事起源
    竹管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竹管本身的特点来形容言论或理论的空洞无用。
  • 成语结构
    竹管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竹”和“管”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建议就像是竹管一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2. 别再说些竹管话了,我们需要的是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竹管这个形象,想象一个空心的竹子,没有声音传出来,表示空洞无用的言论或理论。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纸上谈兵”、“无病呻吟”等,这些成语都形容了言论或理论的空洞无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答案就像是竹管一样,一点用都没有。2. 初中生:老师讲的有些课程有些像竹管,没什么实际意义。3. 高中生:政治演讲中空洞无用的言论就像是竹管一样,毫无说服力。4. 大学生:有些学术论文只是空洞无用的理论,就像是竹管一样,没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