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
zǐ mǔ
  • 拼 音:zǐ mǔ
  • 注 音:ㄗㄧˇ ㄇ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母子。亦指母女。《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 ,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史记·高祖本纪》:“老父已去, 高祖 适从旁舍来, 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法本 众僧徒,别了 鶯鶯 、夫人子母,佛堂里自监覷,覷着收拾铺陈来的什物。”《水浒传》第二回:“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 王教头 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
    (2).指大小、主从关系。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八:“昔闻 东陵 瓜,近在 青门 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通志·总序》:“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子。凡为字书者皆不识子母。”
    (3).古称钱币轻而币值低者为子,重而币值高者为母。《国语·周语下》“古者天灾降戾,於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於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 三国 吴 韦昭 注:“重曰母,轻曰子。以贸物,物轻则子独行,物重则以母权而行之也。子母相通,民皆得其欲也。” 唐 杜甫 《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之五:“夫时患钱轻,以至於量资币,权子母。代復改铸,或行乎前榆荚、后契刀。” 仇兆鳌 注引 应劭 曰:“母,重也,其大倍,故为母。子,轻也,其轻小半,故为子。”
    (4).犹言本利。子,利息;母,本金。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碑》:“立廩以周食,圃畦以毓蔬,权其子母,赢且不竭。”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获百金,入都营运。半年,子母几相等。” 金和 《印子钱》诗:“今日与女钱十千,明日与我三百钱,三百復三百,如此五十日,累累十五千,子母偿始毕。”
    (5).指杯盘。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龙朔 年已来,百姓饮酒作令,云:‘子母相去离,连臺拗倒。’子母者,盏与盘也;连臺者,连盘拗倒盏也。”

  • 英文翻译

    1.【医】child and mother;child-mother relation

  • 基本含义
    指母亲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以表示家庭关系的亲密和和睦。
  • 详细解释
    成语“子母”是由“子”和“母”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子”代表子女,“母”代表母亲。这个成语主要用来表达母子之间的亲情,强调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照顾。同时,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和谐关系。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和呵护,也可以用来形容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也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个家庭和睦、和谐的状态。
  • 故事起源
    成语“子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论语》。其中有一则关于孔子和他的学生曾子的对话,曾子问孔子:“子母何如?”孔子回答说:“子母之间,毋意其善。不知矣。”这个对话表达了孔子对母子之间的亲情关系的看法,强调了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照顾。
  • 成语结构
    成语“子母”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子”和“母”。
  • 例句
    1. 她对孩子非常关心,真是一个好妈妈,典型的子母之情。2. 这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和睦,真是一个子母相亲的家庭。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子母”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结构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母亲和她的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以及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家庭关系、亲情相关的成语,如“父慈子孝”、“兄弟情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爱我的妈妈,她对我真的很好,我们之间有着子母之情。2. 初中生: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子母关系是家庭幸福的基石。3. 高中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真是幸福的子母关系。4. 大学生:离开家乡上大学后,我更加珍惜和妈妈之间的子母之情,我想尽一切办法回报她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