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不拈竖不抬
héng bù niān shù bù tái
  • 拼 音:héng bù niān shù bù tái
  • 注 音:ㄏㄥˊ ㄅㄨˋ ㄋㄧㄢ ㄕㄨˋ ㄅㄨˋ ㄊㄞ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形容妇女懒惰,什么事都不肯做。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你每日家,横不拈,竖不抬。”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一折:“他每日横不拈,竖不抬,那得闲茶饭,养活着他怎地?”

  • 基本含义
    形容态度傲慢,不肯低头或让步。
  • 详细解释
    横不拈竖不抬是指一个人的态度傲慢自大,不肯低头或让步。无论是面对别人的意见或者是遇到困难,都不愿意屈服或改变自己的立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的固执和不屈服的态度。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或困境时的态度。可以用于形容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或者描述一个人在工作或学习中的固执和不屈服的态度。
  • 故事起源
    横不拈竖不抬的成语源于《孟子·公孙丑下》:“横不拈,竖不抬,弟子孰为能之?”这句话是孟子用来批评公孙丑的傲慢态度。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但他却不肯低头或让步,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固执立场。孟子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公孙丑的态度,批评他的自大和不屈服的态度。
  • 成语结构
    横不拈竖不抬是由两个反义词组成的,横和拈、竖和抬,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不愿低头或让步的态度。
  • 例句
    1. 他对别人的建议总是横不拈竖不抬,不肯听取任何意见。2. 面对困境,他横不拈竖不抬,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一个人固执不屈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头也不低,身体也不抬,保持着傲慢的姿态。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态度和固执相关的成语,如“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等,来扩大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游戏中输了,但横不拈竖不抬,不承认自己失败。2. 初中生:她对老师的批评总是横不拈竖不抬,不愿改正自己的错误。3. 高中生:他在与同学的争论中横不拈竖不抬,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面对挑战,他横不拈竖不抬,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