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汉
héng hàn
  • 拼 音:héng hàn
  • 注 音:ㄏㄥˊ ㄏ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北斗和天河。《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夜移衡汉落,徘徊帷户中。” 李周翰 注:“衡,北斗也。汉,天河也。”
    (2).泛指天宇、天上。比喻京都或宫苑。《宋书·礼志三》:“圣上韞籙蕃河,竚翔衡汉,金波掩照,华耀停明。” 唐 沉佺期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诗:“初闻衡汉来,移住斗城隈。” 唐 苏颋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诗:“天上初移衡汉匹,可怜歌舞夜相从。”

  • 基本含义
    衡量事物的轻重、优劣。
  • 详细解释
    衡汉指的是衡量汉朝时期的人物,意为以汉朝人物为标准或参照物来评判其他事物的好坏、优劣。这个成语中的“衡”是指用秤来衡量物品的重量,而“汉”则代表汉朝的人物。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评价事物时的标准或参照物,也可用于形容人们对某个时代或某个人物的评价。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汉朝时期。据传,汉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衡山的官员,他担任过衡山县县令。衡山县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县城,衡山县令的地位相对较低。然而,衡山县令却以他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著称,被人们广泛推崇。因此,人们常常用衡山县令来衡量其他官员的品德和才能,从而形成了“衡汉”的成语。
  • 成语结构
    衡汉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衡”为动词,表示衡量;“汉”为宾语,表示汉朝的人物。
  • 例句
    1. 他的品德和才能真是衡汉啊!2. 这个标准可以作为衡汉的参照。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衡”字联想为秤,而“汉”字联想为汉朝的人物,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同时,可以想象衡山县令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评价和衡量相关的成语,如“以小见大”、“一分为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用正确的标准来衡汉自己的作业。2. 初中生:我们应该以衡汉的标准来评价一部好电影。3. 高中生:在写作文时,我们要衡汉各种观点的利弊。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用衡汉的眼光来看待社会问题。5. 成人:在选择朋友时,我们要用衡汉的标准来判断他们的品德和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