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饥
zǔ jī
  • 拼 音:zǔ jī
  • 注 音:ㄗㄨˇ ㄐ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阻饥 ”。《书·舜典》:“帝曰:‘ 弃 ,黎民阻飢。汝 后稷 ,播时百穀。’” 孔 传:“阻,难;播,布也。众人之难在於饥。”后以“阻飢”指饥饿。《隋书·薛道衡传》:“仓廪有红腐之积,黎萌无阻飢之虑。” 宋 王禹偁 《籍田赋》:“民乃力穡,岁无阻饥。” 明 文徵明 《乡里祭沉都宪文》:“东人阻饥,公时在疚。”
    见“ 阻飢 ”。

  • 基本含义
    指解决温饱问题,防止饥饿。
  • 详细解释
    阻饥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阻意为阻止,饥意为饥饿。阻饥的基本含义是指解决温饱问题,防止饥饿。这个成语强调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性。
  • 使用场景
    阻饥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解决温饱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社会公益活动、农业发展、扶贫工作等,强调了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 故事起源
    阻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二年》中。当时,齐国的公子重耳被流放到了晋国,他非常饥饿。晋文公得知后,亲自为他煮饭,解决了他的温饱问题。后来,公子重耳成为了齐国的君主,他非常感激晋文公的帮助,所以他在晋国东门建了一座阻饥亭,以表达对晋文公的感激之情。
  • 成语结构
    阻饥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1. 在农村,我们要加大农业投入,以阻饥解决农民温饱问题。2. 政府应该加大扶贫力度,阻饥解决贫困地区的饥饿问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饥饿的样子,而另一个人正在阻止他饥饿,帮助他解决温饱问题。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中国的扶贫工作和农业发展的知识,了解如何解决饥饿问题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为了阻饥,要节约用餐。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阻饥解困。3. 高中生:我们应该关注农村发展,加大农业投入,以阻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