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活
zì huó
  • 拼 音:zì huó
  • 注 音:ㄗㄧˋ ㄏㄨㄛ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自求生存。《淮南子·道应训》:“为人君而欲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者乎?”《三国志·魏志·倭传》:“有千餘户,无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糴。”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 晏 ﹞访二人,皆死矣,妻子方贫,不能自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外人疑妇何以自活,然无迹可见,姑以为尚有蓄积而已。”

  • 基本含义
    自己谋生,自给自足。
  • 详细解释
    自活是指依靠自己的努力谋生,不依赖他人的帮助。它强调个人的独立能力和自立精神,表示一个人能够自己生活下去,不依赖他人的支持。
  •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自活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劳、自立、能够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可以用来鼓励别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依赖他人的帮助而努力生活。
  • 故事起源
    自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太平御览》中。杨慎在书中引用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来解释这个成语。故事中,秦国的廉颇和赵国的蔺相如都是军事将领,他们都曾为各自的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秦国的君主秦昭王却心生嫉妒,对廉颇心生恶意。他派人拿出一只装满了金银财宝的箱子,想要贿赂廉颇,让廉颇背叛赵国。然而,廉颇却义正言辞地说:“我只为国家效力,不为个人利益而活。我能够自活,不需要你的财宝。”这个故事传承至今,成为了形容一个人能够独立自主生活的成语。
  • 成语结构
    自活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自”和“活”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年轻时就离开家乡,自活在大城市。2. 她失去工作后,靠自活来维持生计。3. 在这个社会上,要学会自活才能生存下去。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自给自足”这个类似的成语进行联想记忆。自活和自给自足都强调一个人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不依赖他人的帮助。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自活相关的成语,例如“自力更生”、“自谋生路”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个人的独立能力和自立精神。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能够自活。2. 初中生:父母教我要有自立能力,能够自活。3. 高中生:考上大学后,我要学会自活,不再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4. 大学生:我要通过打工自活,减轻家庭的负担。5. 成年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要有自活的能力才能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