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州
yán zhōu
  • 拼 音:yán zhōu
  • 注 音:ㄧㄢˊ ㄓㄡ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春秋 时 吴 公子 季札 本封 延陵 ,复封 州来 ,后因以“延州”借指 季札 。《文选·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 延州 协心许, 楚 老惜兰芳。” 李善 注引《新序》:“ 延陵季子 将西聘 晋 ,带宝劒以过 徐君 , 徐君 不言而色欲之。 季子 为有上国之事,未献也,然心许之矣。使於 晋 ,顾反,则 徐君 死。於是以劒带 徐君 墓树而去。”《文选·江淹<杂体诗>之二五》:“共秉 延州 信,无慙 仲路 诺。” 李善 注:“ 延州 信,谓挂劒也。”参见“ 延陵季子 ”。

  • 基本含义
    指迁延不决、拖延不决的状态或行为。
  • 详细解释
    延州是中国古代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延安市境内。成语“延州”源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少一人”指的就是杜甫的朋友李白,他曾被贬到延州。这个成语的意义衍生出“拖延不决”的含义。
  •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行动迟缓、拖延不决、犹豫不决的情况。常用于形容工作、学习、决策等方面的拖延现象。
  • 故事起源
    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的描写。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并以“少一人”来形容自己的朋友李白被贬到延州的遭遇。后来,人们将“延州”这个地名引申为拖延不决的状态或行为。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一直在延州,迟迟不肯回来。2. 这个项目的进展一直很慢,总是延州拖延。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延州”与拖延不决的情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延州是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人们因为各种原因而迟迟不肯回来,就像是在拖延不决一样。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和了解更多与拖延相关的成语,如“拖泥带水”、“拖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拖延做作业,像个延州一样。2. 初中生:他的决策一向延州,导致很多事情都拖拖拉拉。3. 高中生:考试前的复习计划总是延州,结果总是临时抱佛脚。4. 大学生:他的毕业论文一直没有完成,真是个延州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