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抚
xuān fǔ
  • 拼 音:xuān fǔ
  • 注 音:ㄒㄨㄢ ㄈ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称为“宣抚”。《宣和遗事》后集:“ 徽宗 詔 童贯 復行宣抚 云中 等路。”《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九月,戊申朔,分天下为十八道,遣使宣抚。” 吴玉章 《辛亥革命》:“而 清 朝政府也吓得手忙脚乱,刚调用 岑春煊 入 川 宣抚,又下令 端方 派兵镇压。”

  • 基本含义
    宣布安抚,指官方发布命令或通告来安抚民众。
  • 详细解释
    宣抚是由“宣”和“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宣指宣布、宣扬,抚指安抚、慰问。宣抚的基本意思是通过官方发布命令或通告来安抚民众的情绪,使社会恢复平静。
  • 使用场景
    宣抚一词主要用于描述政府或官方机构在社会动荡、灾难或紧急事件发生后采取措施来安抚民众情绪的行为。例如,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会发布宣抚通告,号召人们相互帮助,重建家园。
  • 故事起源
    宣抚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相如是汉代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曾经为了安抚民众的情绪,写了一篇宣告文告,以平息人们的不满和恐慌,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后来,宣抚就成了一个固定的词语,用来描述类似的行为。
  • 成语结构
    宣抚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宣”和动词“抚”组成。
  • 例句
    1. 政府发布了一份宣抚通告,呼吁市民保持冷静,相互帮助。2. 在社会动荡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宣抚措施,以恢复社会的稳定。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宣抚这个成语。联想“宣”字可以想象成政府发布通告的场景,而“抚”字可以想象成政府安抚民众的动作。通过将这两个字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宣抚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政府在社会动荡时期采取的宣抚措施,以及宣抚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班级里宣抚了一份通告,号召大家文明用餐。2. 初中生:政府发布了一则宣抚通告,呼吁市民关注环境保护。3. 高中生:在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校长发布了一份宣抚通告,安抚师生的情绪。4. 大学生:社会动荡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宣抚措施,以维护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