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槌
yáo chuí
  • 拼 音:yáo chuí
  • 注 音:ㄧㄠˊ ㄔㄨㄟ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唱莲花落用的鼓槌。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你少不的撇摇槌,学打几句莲花落。”

  • 基本含义
    摇动槌子,比喻词不达意,言不由衷。
  • 详细解释
    摇槌是一个由“摇”和“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摇,指摇动、摇晃;槌,指槌子,用来敲打东西。摇槌的基本意思是摇动槌子,比喻词不达意,言不由衷。用来形容说话不真实,心口不一的情况。
  • 使用场景
    摇槌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说话虚伪,心口不一。比如,当某人表面上说一套,背地里又做另一套时,可以使用摇槌来形容他的言行不一致。
  • 故事起源
    摇槌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据说有一位官员在宴会上表现得非常虚伪,他说话时总是表面上说一套,背地里又做另一套。有人看不惯他的虚伪,就用了摇槌的比喻来形容他。从此,摇槌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
  • 成语结构
    摇槌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摇”和名词“槌”组成。
  • 例句
    1. 他总是摇槌,说话不真实。2. 这个人嘴巴很甜,但是常常摇槌,不可信。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摇槌的意思与摇动槌子的动作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说话时,手里拿着槌子不停地摇动,表示他的话不真实。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虚伪、言不由衷相关的成语,比如“假仁假义”、“口是心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摇槌,说话不真实。2. 初中生:这个人嘴巴很甜,但是常常摇槌,不可信。3. 高中生:政客常常摇槌,不顾民众的利益。4. 大学生:有些商家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地摇槌,欺骗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