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纲
guó gāng
  • 拼 音:guó gāng
  • 注 音:ㄍㄨㄛˊ ㄍ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国家的纲纪。《晋书·庾冰传》:“然后览其大当,以总国纲。躬俭节用, 尧 舜 岂远!”

  • 基本含义
    国家的大纲或纲领,指国家的根本法度或政治纲领。
  • 详细解释
    国纲是由“国家”和“纲目”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国家指整个国家的政权和政治组织,纲目指大纲或纲领。国纲的含义是国家的根本法度或政治纲领,是国家政权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 使用场景
    国纲通常用来形容国家的根本法度或政治纲领,也可以用来指代某个组织或团体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这个成语在正式场合或政治讨论中经常被使用。
  • 故事起源
    国纲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一年》,原文是“国纲不可一日废也”。这句话出自公元前550年左右的春秋时期,当时齐国的国君宣公对国家法纪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国家法纪或政治纲领的代名词。
  • 成语结构
    国纲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遵守国纲,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2. 政府制定了新的国纲,以推动国家的改革和发展。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国纲这个成语。可以将“国纲”联想成国家的根本大纲,代表国家的基本法度和政治纲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国家法纪和政治纲领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朝代的国家治理理念和制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遵守学校的国纲,好好学习。2. 初中生:国纲是指导国家发展的重要纲领。3. 高中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为实现国家的国纲做出贡献。4. 大学生:国纲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目标。5. 成年人:我们要珍惜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维护国家的国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