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理
zàn lǐ
  • 拼 音:zàn lǐ
  • 注 音:ㄗㄢˋ ㄌ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代理;助理。《国语·晋语九》:“ 士景伯 如 楚 , 叔鱼 为赞理。” 韦昭 注:“赞,佐也。 景伯 如 楚 ,故 叔鱼 摄其官也。” 唐 张九龄 《让起复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表》:“臣伏以宰相所职,赞理庶事,陶冶太和,以遂万物。” 明 申屠澂 《<半轩集>序》:“先生年正强,方且闭关纂修,赞理家政,作为文章,深韞诸櫝。”
    (2).官名。《明史·职官志二》:“初名巡抚,或名镇守,后以镇守侍郎与巡按御史不相统属,文移窒碍,定为都御史巡抚兼军务者加提督,有总兵地方加赞理或参赞,所辖多、事重者加总督。”

  • 基本含义
    赞美正义和理智,称赞理智行为。
  • 详细解释
    赞理是由赞和理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赞指赞美、称赞,理指正义、道理。赞理意为赞美正义和理智,称赞理智的行为。
  • 使用场景
    赞理常用于赞美公正、明智的行为,用来表达对正确决策、明智选择、公正处理等的赞赏和称赞。
  • 故事起源
    赞理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相传,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荀子的思想家,他非常注重道德和正义,主张人们应该追求理智和公正。有一次,荀子在一次辩论中,以他深厚的学问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成功地驳斥了对方的不合理观点,赢得了大家的赞扬和尊敬。从此,人们用“赞理”来称赞那些正义和理智的行为。
  • 成语结构
    赞理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赞”和名词“理”组成。
  • 例句
    1. 他的决策公正明智,真是赞理之举。2. 面对困难,他始终保持理智,这种赞理的行为值得称赞。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赞理与正义、理智相联系来记忆。将赞理的含义与荀子的故事相联想,也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的思想和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的课很有道理,我很赞理。2. 初中生:他在辩论赛中的论据很有逻辑,大家都赞理他的观点。3. 高中生:领导明智地决策了这个问题,我们都赞理他的决定。4. 大学生:她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展现出了赞理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