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正
zōng zhèng
  • 拼 音:zōng zhèng
  • 注 音:ㄗㄨㄙ ㄓ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官名。掌管王室亲族的事务。 汉 魏 以后,皆由皇族担任。《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 秦 官,掌亲属。”《国语·鲁语下》“宗室之谋不过宗人” 三国 吴 韦昭 注:“ 昭 谓此宗人则正宗臣也。亦用同姓,若 汉 宗正用诸 刘 矣。”《旧唐书·杜伏威传》:“ 太宗 之围 王世充 ,遣使招之, 伏威 请降, 高祖 遣使就拜 东南道 行臺尚书令、 江 淮 以南安抚大使、上柱国,封 吴王 ,赐姓 李氏 ,预宗正属籍。”参见“ 宗人府 ”。
    (2).尊崇,宗仰。《魏书·逸士传·李谧》:“ 郑康成 汉 末之通儒,后学所宗正。”
    (3).表率,楷范。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圣人,道德之宗正,仁义礼乐之宰摄,世固不获见之矣。”
    (4).复姓。 唐 有殿中少监 宗正辩 。见《通志·氏族四》。

  • 基本含义
    宗正是指宗族中的正统继承人,也指宗族中的贤良之辈。
  • 详细解释
    宗正一词源自于古代中国的宗族制度。在古代社会中,宗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它代表着家族的血脉延续和家族的尊严。宗族中的宗正是指拥有正统继承权的人,他们通常是家族中最有才德和品德的人,具备领导和管理家族的能力。宗正也可以指宗族中的贤良之辈,他们以德行高尚、才华出众而受到尊敬。
  • 使用场景
    宗正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用得较少,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宗族制度中的继承人和贤良之辈。在现代语境中,可以用宗正来形容某个家族中的贤德之人或者继承家族事业的人。
  • 故事起源
    关于宗正的故事并不多见,因为它主要是用于描述古代宗族制度中的角色。然而,宗正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它反映了封建制度中家族的重要性和家族内部的权力继承。
  • 成语结构
    宗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形式。
  • 例句
    1. 他是我们家族的宗正,将来会继承家族的产业。2. 这个家族一直以来都重视培养宗正,力求将家族的事业发扬光大。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忆宗族制度的特点来记忆宗正这个词语。想象一个大家族,宗正是这个家族中最有才德和品德的人,他们是家族的领袖和管理者。
  •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宗族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家族制度的组织结构、权力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爸爸是我们家族的宗正,他很厉害。初中生:宗正是家族中的重要人物,他们要继承家族的事业。高中生:宗正是家族中最有才德和品德的人,他们具备领导和管理家族的能力。大学生:在中国古代,宗正是家族中的正统继承人,他们承担着家族的荣誉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