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由径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xíng bù yóu jìng ㄒㄧㄥˊ ㄅㄨˋ ㄧㄡˊ ㄐㄧㄥˋ

    行不由径(行不由徑) 

    (1).走路不抄小道。《论语·雍也》:“有 澹臺灭明 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 偃 之室也。”后以“行不由径”比喻为人正直或举止端方。《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安公子 ﹞扔下筷子,把口里嚼的那口餑餑吐出桌子上,口也不及漱,站起来,就不慌不忙,斯斯文文,行不由径的走到上房来。”

    (2).见“ 行不从径 ”。

  • 基本含义
    指行动不按照规定的路径或方法进行,而是采取其他途径或方法。
  • 详细解释
    行不由径是一个描绘行动方式的成语,意思是指在行动时不按照既定的路径或方法进行,而是采取其他途径或方法。这个成语强调了灵活性和创新性,表示人们应该勇于尝试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遵循旧有的规定。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个人的行动方式,也可以用于指导工作、学习等方面。比如,当你面临一个困难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鼓励自己尝试新的方法;或者当你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要灵活思考,寻找其他途径。
  • 故事起源
    《论语·述而》中有一则对话,孔子问子路如何去丧,子路回答说:“由也,升堂为君子,降堂为小人;由也,上堂则礼节胜,下堂则礼节败。”孔子听后说:“不由径,不入于室。”从这个对话中,人们引申出了“行不由径”的意思。
  • 成语结构
    行动不按照规定的路径进行。
  • 例句
    1. 他在解决问题时行不由径,总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2. 这个项目面临很多挑战,我们需要行不由径地寻找解决方法。3. 他的思维非常开阔,经常能够行不由径地想出一些独特的创意。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不拘一格,陈述自由”的意思联系起来,因为都是强调不拘泥于既定的规定和方式。可以通过多次使用和练习,以及与相关的例句进行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异路同归”、“别出心裁”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画画时行不由径,用彩色铅笔画出了一幅世界地图。2. 初中生:我们在组织活动时要行不由径,创造出独特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参加。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行不由径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行不由径地探索新的商业模式。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行不由径地思考问题,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行不由径”这个成语。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