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伏鼠窜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hì fú shǔ cuàn ㄓㄧˋ ㄈㄨˊ ㄕㄨˇ ㄘㄨㄢˋ

    雉伏鼠窜(雉伏鼠竄) 

    谓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 明 李东阳 《西北备边事宜状》:“朝廷命将出师,天威所至,雉伏鼠窜,无有遗者。”

  •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动物迅速行动,快速逃离或躲藏。
  • 详细解释
    雉是野禽,伏是隐藏,鼠是老鼠,窜是逃跑。雉伏鼠窜形容人或动物像雉一样隐藏起来,像老鼠一样快速逃离或躲藏。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或动物在危险或困境中迅速逃离或躲藏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人行动迅速、灵活。
  • 故事起源
    《吕氏春秋·察今》记载了一个故事:楚国有一位名叫薛瑕的人,他善于隐藏自己,躲避敌人。有一次,他在山林中遇到了一只雉和一只老鼠,他看到雉飞到树上,老鼠则迅速逃入地洞。薛瑕受到启发,创造了“雉伏鼠窜”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雉伏鼠窜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名词雉、动词伏、名词鼠和动词窜组成。
  • 例句
    1. 他见到警察来了,雉伏鼠窜般地逃离了现场。2. 这只猫像雉伏鼠窜一样迅速地躲进了墙角。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将雉想象成一个隐藏在草丛中的鸟,鼠想象成一个迅速逃跑的老鼠。结合这两个形象,形成“雉伏鼠窜”的意象,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动物相关的成语,如“如鱼得水”、“杯弓蛇影”等,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看到老师来了,雉伏鼠窜地躲在了教室的角落里。2. 初中生:他考试作弊被发现后,雉伏鼠窜地逃离了考场。3. 高中生:他在篮球场上雉伏鼠窜,灵活地避开了对手的防守。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雉伏鼠窜”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