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稿
yí gǎo
  • 拼 音:yí gǎo
  • 注 音:ㄧˊ ㄍ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遗稿 yígǎo
    [posthumous manuscript] 死者生前没有发表的文稿

  • 英文翻译

    1.a manuscript left unpublished by the author at his death; posthumous manuscript

  • 详细解释

    亦作“ 遗槀 ”。亦作“ 遗稾 ”。亦作“ 遗藁 ”。指前人遗留下的手稿,后专指未刊者。 南朝 梁 沉约 《<梁武帝集>序》:“虽密奏忠规,遗槀必削,而国謨藩政,存者犹多。”一本作“ 遗稾 ”。《陈书·儒林传·沉文阿》:“ 文阿 父 峻 , 梁武 世尝掌朝仪,颇有遗藁。” 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先生下世后二十五年而忝登甲第,东归之,求遗藁。”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人有获其上 蜀 主书遗藳,极言幕寮掩其才学,不为延誉。”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又其(指 林逋 )临终为句云:‘ 茂陵 他日求遗槀,犹喜曾无《封禪书》。’尤为人称诵。” 宋 曾巩 《<王容季文集>序》:“而 容季 之兄 固 子坚 ,又集 容季 之遗稿,属予序之。”一本作“ 遗藁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先人有遗稿满篋,皆诸经训解,字画极难辨,惟某一人识之。” 金 元好问 《玉峰魏丈哀挽》诗:“祗缘大事存遗藳,重为斯文惜主盟。” 元 丁鹤年 《悼湖心寺壁东文上人》诗:“几上残经尘已暗,篋中遗稾墨犹香。” 清 刘大櫆 《<江若度文>序》:“友人 方君 巨川 求得其平生遗藁,鏤板以行於世。”一本作“ 遗稾 ”。 巴金 《灭亡》第二二章:“根据同志们底讨论和决定, 朱乐无 把 杜大心 底遗稿编成一厚册,出版了。”

  • 基本含义
    指作者死后留下的未完成的作品。
  • 详细解释
    遗稿是指作家、艺术家等在生前未完成或未发表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是小说、诗歌、绘画、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遗稿常常被人们视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可以揭示作者的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
  • 使用场景
    遗稿常常在文学界、艺术界和学术界中使用。人们可以通过研究遗稿来更好地了解作家或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思想。同时,遗稿也可以成为后人继续创作的灵感和起点。
  • 故事起源
    关于“遗稿”的故事起源不太明确,但遗稿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已久。许多著名作家和艺术家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稿,如中国古代文学家辛弃疾、鲁迅等。这些遗稿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了解他们的创作思路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 成语结构
    遗稿属于形容词短语,由“遗”和“稿”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去世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稿,成为后人学习的重要资料。2. 这部小说是作家生前的遗稿,经过整理后终于出版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遗稿”这个词语:1. 将“遗”字理解为“留下”的意思,表示作者留下的作品。2. 将“稿”字理解为“未完成的作品”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遗稿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些著名作家和艺术家的遗稿,比如辛弃疾的词作、鲁迅的小说和李白的诗歌等。通过研究他们的遗稿,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留下了很多珍贵的遗稿。初中生: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作家的遗稿,里面有他未完成的小说和一些手稿。高中生:研究鲁迅的遗稿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