晷柱
guǐ zhù
  • 拼 音:guǐ zhù
  • 注 音:ㄍㄨㄟˇ ㄓ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即晷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凡阴景者,因光而生,故即谓为景,《淮南子》呼为景柱,《广雅》云:‘晷柱挂景。’并是也。”参见“ 晷表 ”。

  • 基本含义
    指太阳的影子,用来比喻衡量人的品行和行为的标准。
  • 详细解释
    晷柱是古代一种用来测量太阳高度和时间的仪器,它是由一根竖直的柱子和柱子顶部的横杆组成的。当太阳照射在柱子上时,柱子的影子会指示出太阳的高度和时间。因此,晷柱成为了衡量天文现象的重要工具。在成语中,晷柱被用来比喻衡量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的标准,表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
  • 使用场景
    晷柱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贬义,用来批评和警示那些品行不端、行为不正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道德败坏、人品不佳的人。
  • 故事起源
    晷柱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昭公二十四年》:“鲁昭公欲伐宋,闻公子纠贪贿,乃召之曰:‘子之所贪贿,吾将以晷柱照之,可乎?’”这个故事中,鲁昭公要伐宋,却听说公子纠贪污,于是召见公子纠,并用晷柱的比喻来警告他,意味着要用正义的标准来衡量他的行为。从此,晷柱成为了衡量人品和行为的标准。
  • 成语结构
    晷柱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没有其他修饰词或动词。
  • 例句
    1. 他的行为举止不端,完全不符合一个公务员应有的晷柱。2. 这个公司的经营者以欺诈手段获取利益,完全违背了商业道德的晷柱。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晷柱这个成语与测量时间和太阳高度的仪器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成一个用来测量人品和行为的标准。可以通过多次运用这个成语,加深对其含义的理解和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品行不端”、“道德败坏”等,以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铅笔盒,真是没有晷柱。2. 初中生:老师教育我们要遵守诚信,不能失去晷柱。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他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同学们的晷柱。4. 大学生:在社会上,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品行,做一个有晷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