讶鼓
yà gǔ
  • 拼 音:yà gǔ
  • 注 音:ㄧㄚˋ ㄍ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宋 代民间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之一。又名迓鼓或村里迓鼓。相传创始于军中。舞者装扮成男女、僧道及不同行业的种种人物。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教军士为讶鼓》:“ 王子醇 初平 熙河 ,边陲寧静,讲武之暇,因教军为讶鼓戏,数年间遂盛行於世。其举动舞按之节与优人之词,皆 子醇 所製也。或云 子醇 尝与西人对阵,兵未交, 子醇 命军士百餘人装为讶鼓队绕出军前,虏见皆愕眙,进兵奋击,大破之。”《宣和遗事》前集:“三官此夕欢谐,金莲万盏,撒向天街。讶鼓通宵,花灯竟起,五夜齐开。”参阅《类说》卷四七引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

  • 基本含义
    形容人们感到非常惊讶或吃惊。
  • 详细解释
    讶鼓是由“讶”和“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讶”表示惊讶,吃惊的意思,“鼓”表示声音响亮。讶鼓形容人们感到非常惊讶或吃惊,好像听到了鼓声一样。
  • 使用场景
    讶鼓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于某件事情感到非常惊讶或吃惊的情况。比如,当某人听到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时,可以说他像听到了讶鼓一样。
  • 故事起源
    讶鼓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吕洞宾,他是道家的一位仙人。有一天,吕洞宾在山上修炼时,突然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鼓声,声音非常响亮。他感到非常惊讶,于是他赶忙下山去看究竟。当他走到山下时,发现鼓声的来源是一个村庄里的寺庙,原来是寺庙里的僧人在打鼓。吕洞宾觉得很奇怪,他觉得这个鼓声非常响亮,好像是在向他传递一种信息。于是他进入寺庙,问僧人为什么要打这么响的鼓。僧人告诉他,他们打鼓是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让他们来寺庙里祈福。吕洞宾听后,感到非常惊讶,觉得这个鼓声非常神奇,就把这个情景形容为“讶鼓”。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讶”和“鼓”。
  • 例句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像听到了讶鼓一样,非常吃惊。2. 当他看到她的新发型时,他的表情像听到了讶鼓一样,非常惊讶。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讶鼓”与感到非常惊讶或吃惊的情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听到了一个非常响亮的鼓声,然后感到非常吃惊的样子。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与“讶鼓”相关的成语来进一步扩展学习。比如,“惊魂未定”、“惊鸿一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听到老师宣布我们要去动物园参观时,我像听到了讶鼓一样,非常兴奋。2. 初中生:我看到他在考试中得了满分,我像听到了讶鼓一样,非常吃惊。3. 高中生:当我听到父母要离婚的消息时,我像听到了讶鼓一样,非常震惊。4. 大学生:当我听到自己被录取到梦想的大学时,我像听到了讶鼓一样,非常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