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茅
zhū máo
  • 拼 音:zhū máo
  • 注 音:ㄓㄨ ㄇㄠ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诛茆 ”。1.芟除茅草。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或诛茅而剪棘,或既西而復东。” 闽 徐夤 《新葺茆堂》诗:“翦竹诛茆就水滨,静中还得保天真。”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他风流慷慨世间稀,选胜诛茅堂搆美。”
    (2).引申为结庐安居。 庞树松 《檗子书来约游》诗:“到此倘嫌山水浅,人间何地可诛茅。”

  • 基本含义
    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
  • 详细解释
    诛茅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诛意为除去、铲除,茅指茅草,比喻祸害、恶势力。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以确保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 使用场景
    诛茅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铲除社会上的不良势力,清除危害社会的恶势力。可以用于形容政府、警察等机构打击犯罪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行动中消除不良影响、恶劣环境等。
  •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诛茅这个成语的故事。相传,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战国时期的楚汉战争中,率领军队与刘邦的汉军作战。据说有一次,项羽的军队困在了茅草丛生的地方,无法前进。项羽下令将茅草全部烧尽,才得以顺利前进。这个故事成为了“诛茅”的来源。
  • 成语结构
    诛茅由两个字组成,诛和茅。其中,诛为动词,表示除去、铲除的意思;茅为名词,指茅草。
  • 例句
    1. 政府决心诛茅,铲除社会上的恶势力。2. 这个社区通过积极的社区活动,诛茅消除了犯罪的影响。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诛茅的发音“zhū máo”与“除毛”相联想,将恶势力比喻为不断生长的毛发,需要通过诛茅来铲除。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社会安宁和稳定相关的成语,如“除恶务尽”、“铲除恶势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诛茅,保护好我们的家乡。2. 初中生:学校要加强管理,诛茅消除学生中的不良行为。3. 高中生:政府要加大力度,诛茅铲除社会上的黑恶势力。4.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诛茅铲除社会上的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