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
yǐ zhàng
  • 拼 音:yǐ zhàng
  • 注 音:ㄧˇ ㄓㄤ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依赖。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晋书·赵胤传》:“ 南顿王 宗 反, 胤 杀 宗 ,於是 王导 、 庾亮 并倚杖之。” 清 薛福成 《书益阳胡文忠公与辽阳官文恭公交欢事》:“今用事者,胸无成见,依人而行,况以使相而握兵符,又隶旗籍,为朝廷所倚杖,每有大事,可借其言以得所请。”
    (2).拄着手杖。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鷄豚。” 唐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 杜甫 《春归》诗:“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 基本含义
    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 详细解释
    倚杖是指老年人在行走时,用手扶着拐杖或者其他支撑物来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老年人的姿态和行为。
  • 使用场景
    倚杖这个成语可以用在描述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和状态,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人年纪已老,需要依靠他人或物来支持。
  • 故事起源
    倚杖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书·卫霍传》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卫霍是汉武帝的一位老臣,年事已高,但仍然坚守岗位,为国家和皇帝效力。他每天行走时都会倚着拐杖,才能保持平衡。因此,倚杖成为了形容老年人行走姿态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倚杖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倚”和名词“杖”组成。
  • 例句
    1. 老人每天早晨都会倚杖散步。2. 他年纪已经很大了,行走时总是倚杖而行。3. 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仍然坚持不倚杖。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倚杖这个成语。想象一个老人在行走时倚着拐杖,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倚杖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老年人的成语和习语,例如“步履维艰”、“年迈力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走路的时候总是倚杖,看起来很稳定。2. 初中生:老师年纪已经很大了,上课时倚着讲台,让我们感到他的坚持和努力。3. 高中生:那位著名的作家在年老时仍然坚持创作,可见他的精神状态并没有因年龄而倚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