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憍
xū jiāo
  • 拼 音:xū jiāo
  • 注 音:ㄒㄩ ㄐㄧㄠ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同“虚骄”。《庄子·达生》:“ 纪渻子 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 清 林则徐 《会奏英夷抗不交凶严断接济查办情形折》:“凡在 粤 东士庶,既知夷人习为虚憍,并知臣等慎密修防,沿海閭阎,现俱十分安謐。” 章炳麟 《訄书·明农》:“昔吾尝恨 始元 文学之与 弘羊 辩也,不如 卜式 ……而文学诸生,类欲远法治古,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以遏贪鄙之俗,醇至诚之风,其议虚憍,近於无端崖之辩。”

  • 基本含义
    形容人说大话、夸大其词。
  • 详细解释
    虚憍是由“虚”和“憍”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虚指虚假、不实,憍指夸大、夸张。虚憍用来形容人说大话、夸口吹牛,夸大其词,不切实际。
  • 使用场景
    虚憍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于形容那些喜欢吹嘘、夸大事实的人。例如,在职场上,有些人为了让自己显得重要或者吸引别人的注意,会说一些夸大其词的话,这时可以用虚憍来形容他们。另外,在朋友之间,有时也会开玩笑地用虚憍来调侃那些说大话的朋友。
  • 故事起源
    虚憍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四年》中。据说,当时有个叫虞卿的人,他常常自夸自己能够驾驭神龙,引来了很多人的嘲笑。这个故事成为了虚憍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虚憍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总是虚憍自己的能力,但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2. 别听他的,他只是在虚憍而已,根本做不到。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虚憍这个成语拆解为两个部分记忆。虚意味着虚假,憍意味着夸大。所以,虚憍就是形容人说大话、夸大其词。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更多的成语来拓展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一些类似的成语有虚有其表、憍慢无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虚憍自己的游泳技术,但实际上他只会狗刨。2. 初中生:他在社交媒体上虚憍自己的粉丝数量,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假的。3. 高中生:他在面试时虚憍自己的领导能力,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带领过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