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榷
zhēng què
  • 拼 音:zhēng què
  • 注 音:ㄓㄥ ㄑㄩㄝ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国家征收商品税与官府专卖。 宋 曾巩 《管榷》:“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算,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财计二》:“凡盐酒征榷,一切以钱为税。”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十》:“ 越南 之 红河 ……自归 法 人管理后,征榷较重。”参阅《文献通考·征榷》。

  • 基本含义
    征求意见,商讨问题。
  • 详细解释
    征榷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征指征求,榷指商讨。征榷的含义是指征求意见,商讨问题。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处理重要事务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以便取得更好的结果。
  • 使用场景
    征榷常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重要决策或问题处理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征求各方意见,以达到共识和协商的目的。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会议讨论、团队合作、政府决策等。
  • 故事起源
    征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故事讲述了齐国的昭公在面临重要决策时,征求了众多贤士的意见,最终做出了明智的决策。这个故事成为了征榷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征榷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在制定新政策之前,我们应该征榷一下各方的意见。2. 这个项目的实施需要征榷各方的利益和需求。3. 领导者应该善于征榷,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征榷这个成语。可以将征榷联想成“征求意见,商讨问题”,并与相关的场景和例句进行联系,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征榷相关的成语,如征询意见、商讨问题等。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决策、协商和合作相关的成语,以扩大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班级会上征榷了我们的活动安排,听取了我们的建议。2. 初中生:学生会在组织活动前,经常征榷同学们的想法,以确保活动的成功。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在班会上征榷了同学们对学校改进的建议,以便提出更好的意见。希望这个关于“征榷”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