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
xiū chí
  • 拼 音:xiū chí
  • 注 音:ㄒㄧㄨ ㄔ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持戒修行。 唐 耿湋 《晚秋宿裴员外寺院》诗:“愿向空门里,修持比昼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但凡出家人,必须四大俱空,自己发得念尽,死心塌地,做个佛门弟子,早夜修持,凡心一点不动,却才算得有功行。” 老舍 《老张的哲学》二三:“我有的是佛经,有的是地方,你可以随着她们一同修持。”
    (2).修身守道。 唐 方干 《寄于少监》诗:“修持清苦振佳声,众鸟那知一鶚情。” 老舍 《茶馆》第二幕:“惭愧!惭愧!作过国会议员,那真是造孽呀……唉!现在我只能修持,忏悔!”
    (3).保养;将养。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崔祖武》:“饮食不肯醉饱,曰:‘大醉大饱,最为伤气,须六十日修持,始復初。’”

  • 基本含义
    修身养性是指通过修炼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来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和精神层面。
  • 详细解释
    修身养性强调的是个人内在修炼的重要性。通过修身,指的是培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养性则是指培养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自己的思想和修养水平。修身养性强调个人修炼的全面性,不仅要注重外在的行为表现,还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提升。
  • 使用场景
    修身养性常常用于教育、培养和提醒个人注重自身的修炼和提升。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养和道德修炼的行为,也可以用于劝勉他人注重自身的修炼和提升。
  • 故事起源
    修身养性的概念源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修身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修身,才能治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成语结构
    修身养性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修身和养性分别表示个人修炼的两个方面。
  • 例句
    1. 他一直注重修身养性,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品德和修养。2. 年轻人应该注重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修身养性与个人修炼和提升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例如,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修身的同时,也在养性,通过修炼自己的品德和培养自己的精神境界,来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和其他与修身养性相关的成语,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个人修炼和提升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修身养性这一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要努力学习,这样可以修身养性,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2. 初中生:我觉得青少年应该注重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不仅要注重学习成绩,还要注重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注重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做出贡献。希望这份学习指南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修持”这个词语。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