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底
xiáo dǐ
  • 拼 音:xiáo dǐ
  • 注 音:ㄒㄧㄠˊ ㄉ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地名。也称 渑池 。在 崤山 山谷之底。古代曾设 崤底关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冯异 与 赤眉 战於 崤底 ,大破之。” 李贤 注:“ 崤 ,山名;底,阪也。一名 嶔岑山 。在今 洛州 永寧县 西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河南府》:“ 崤底 ,在县( 永寧县 )西北七十里,即 崤 谷之底也。亦曰 崤陂 ,一名 澠池 。 冯异 大破 赤眉 於此。”

  • 基本含义
    指山势险峻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困难险峻。
  • 详细解释
    崤底是中国古代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这个地方地势险峻,山岭重叠,被称为“崤函”,因此,崤底成为了形容地势险峻的代名词。在成语中,崤底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困难险峻,表示情况非常严峻或困难。
  • 使用场景
    崤底常用于形容困难的局面或艰难的情况。比如,当一个人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可以说他正处于崤底之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地势险峻,比如某个山脉或峡谷。
  • 故事起源
    关于崤底的具体故事并没有被记载下来,但崤底作为地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史书记载,崤函是古代洛阳城的南门,也是通往西部的重要通道。崤底这个成语的使用可能是受到了崤函地势险峻的启发。
  • 成语结构
    崤底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崤”和“底”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在事业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崤底,但他从未放弃,最终取得了成功。2. 这个项目的难度非常大,我们正面临着崤底。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崤底的发音与“小地”相近,想象一个很小的地方被高山包围,形成了险峻的地势,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崤底相关的成语,如“崤函之固”、“崤起之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爬山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崤底,但是我们勇敢地爬了上去。2. 初中生:考试的难度真是崤底啊,我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我决定报考那所名校,虽然知道那里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我要勇敢地面对崤底。4. 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真是一道崤底,但我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