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黄
zhēng huáng
  • 拼 音:zhēng huáng
  • 注 音:ㄓㄥ ㄏㄨㄤ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西汉 黄霸 为 颍川 太守,有治绩,被征为京兆尹。事见《汉书·循吏传·黄霸》。后因以“徵黄”谓地方官员有治绩,必将被朝廷征召,升任京官。 唐 杜甫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诗:“宠渥徵 黄 渐,权宜借 寇 频。” 仇兆鳌 注:“徵 黄 渐,渐将内召也。” 宋 王禹偁 《投柴殿院》诗:“ 南 园休命侣,北闕即徵 黄 。”

  • 基本含义
    征黄是指古代帝王派遣使者巡视黄河,以了解民情、掌握水患情况,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治理黄河。
  • 详细解释
    征黄源于中国古代治水的实际需要。黄河是中国母亲河,但也是中国最容易发生水患的河流之一。为了解决黄河带来的灾害,古代帝王会派遣使者进行征黄,以便及时了解民情、掌握水患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治理黄河。因此,征黄这个成语也引申为以调查考察为基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的意思。
  • 使用场景
    征黄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政府或领导层对某一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和解决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全面调查和措施的态度。
  • 故事起源
    征黄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一》中,记载了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威王征黄河的故事。齐威王派遣使者征黄河,了解民情,掌握水患情况,并采取措施来治理黄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这个故事成为了征黄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征黄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征”和名词“黄”组成。
  • 例句
    1. 政府要征黄,了解民情,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2. 在解决这个难题之前,我们应该先进行征黄,了解问题的根源。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征黄”与古代治水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古代帝王派遣使者征黄河,了解民情,治理水患的情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和历史背景,以及古代治水的方法和措施,来加深对征黄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要我们征黄,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2. 初中生:我们要征黄,了解社区的问题,为社区建设提出更好的建议。3. 高中生:政府要征黄,了解民情,制定更好的政策来解决社会问题。4. 大学生:作为社团负责人,我们要征黄,了解会员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活动服务。5. 成年人:在解决这个难题之前,我们应该先进行征黄,了解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