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詈
chì lì
  • 拼 音:chì lì
  • 注 音:ㄔㄧˋ ㄌ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斥责;责骂。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朱梁轻赋》:“ 朱梁 之恶,最为 欧阳公 《五代史记》所斥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铁路案清方档案》:“ 职父 严词正色,痛加斥詈。”

  • 基本含义
    指严厉责备或痛斥。
  • 详细解释
    斥詈是由“斥”和“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斥有责备、指责的意思,詈有骂、辱骂的意思。合起来解释为严厉责备或痛斥他人的行为。
  • 使用场景
    斥詈常用于形容对他人的错误行为或不当言行进行严厉指责和批评的情况。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教育、工作、家庭等。
  • 故事起源
    斥詈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目前尚无明确的故事或典故与之相关。
  • 成语结构
    成语斥詈由两个字组成,形式为动词+动词。
  • 例句
    1. 他对学生们的懒散态度进行了严厉的斥詈。2. 老师斥詈了他的粗鲁行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斥詈”与“严厉批评”联想在一起来记忆。想象一位严厉的老师对学生进行痛斥的场景,以帮助记忆斥詈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斥詈相关的成语,如“斥责”、“责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斥詈了他因为不完成作业而被批评。2. 初中生:班主任对他的捣乱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斥詈。3. 高中生:老师斥詈了他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要求他认真对待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