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芳余烈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í fāng yú liè ㄧˊ ㄈㄤ ㄧㄩˊ ㄌㄧㄝ ˋ

    遗芳余烈(遺芳餘烈)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遗芳餘烈,奋乎百世。” 唐 刘知几 《史通·直书》:“若 南 董 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 韦 崔 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遗芳餘烈,人到於今称之。” 元 姚燧 《李平章画像序》:“学古训以道积厥躬,招俊乂以列庶位,对扬天子之命,亦足袭説遗芳餘烈,报陛下矣。”亦作“ 遗休餘烈 ”。 宋 欧阳修 《尊皇太后册文》:“洪惟 有宋 ,受命造邦,百年四圣,而小子获承之,以继我仁考之遗休餘烈。”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名声、功绩等在他去世后仍然留存下来,给后人以启示或鼓励。
  • 详细解释
    遗芳余烈是由“遗芳”和“余烈”两个词组成。其中,“遗芳”指留下的美好事物或名声,“余烈”指残存下来的余波或影响。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去世后,他的名声、功绩等仍然存在且对后人有所启示或鼓励。
  •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形容一位已故的人在他离世后,他的影响力和贡献依然存在并且对后人有所影响。也可以用来表达对一个人的赞美和敬意。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帝篇》。当时,刘义隆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给南朝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他去世后,人们对他的功绩和贡献仍然铭记在心,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语 + 遗芳余烈
  • 例句
    1.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留下了巨大的遗芳余烈,对后人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虽然他已经去世多年了,但他的遗芳余烈仍然在艺术界发光发热。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遗芳余烈”与一个已故名人的名字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留芳百世”、“功德无量”等,以扩展对中国成语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虽然爷爷去世了,但他的遗芳余烈会一直激励我们努力学习。2. 初中生:这位科学家的发明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遗芳余烈。3. 高中生:这位诗人的作品虽然他已经去世多年了,但他的遗芳余烈仍然在文学界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