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庐
yǐ lú
  • 拼 音:yǐ lú
  • 注 音:ㄧˇ ㄌ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左传·襄公十七年》:“ 齐 晏桓子 卒, 晏婴 麤縗斩,苴絰、带、杖,菅屨,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六年》:“﹝三月,﹞癸酉,太后殂。帝居倚庐,朝夕进一溢米。”《清史稿·宣宗纪三》:“甲戌,皇太后崩……上居倚庐,席地寝苫。”
    (2).谓父母倚靠庐舍盼子归来。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世之宦游者多矣,啣命千里,亲老不获从,甚则倚庐陟屺,目穷心折,终不敢少露於宾客笑语及邮筒笔楮之间。而子或浮沉宦辙,垂五载十载,出而裾絶,入而室虚者,岂少哉!”参见“ 倚门 ”。

  • 基本含义
    指依靠在庐舍上,形容依仗权势或寄人篱下。
  • 详细解释
    倚庐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倚”和“庐”两个字组成。倚指依靠、依仗,庐指简陋的小屋。倚庐的意思是依靠在庐舍上,形容依仗权势或寄人篱下。
  • 使用场景
    倚庐常用于描述某人利用他人的权势或地位来谋取私利,或者依附于他人以求得生活上的帮助。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利用权势侵害他人利益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过分依赖他人而缺乏独立精神的人。
  • 故事起源
    《史记·刘敬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刘敬依附刘邦的情节。刘敬是刘邦的一个远房亲戚,他在刘邦成为汉朝的皇帝后,一直依附在刘邦身边,借着刘邦的权势过上了富贵的生活。这个故事中的刘敬就是一个典型的倚庐之人,因此,倚庐成了贬义词。
  • 成语结构
    倚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倚”是动词,表示依靠、依仗;“庐”是名词,表示简陋的小屋。
  • 例句
    1. 他只会倚庐谋取利益,从来不愿意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财富。2. 这个人一直倚庐在权势者身边,靠着他的关系过上了优越的生活。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倚庐”这个成语的形象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站在简陋的小屋上,依靠着庐舍的支撑。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进一步扩展对倚庐的理解。例如,可以学习“寄人篱下”、“仗势欺人”等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深入了解依附他人、利用权势等方面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倚庐在老师身边,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2. 初中生:那个学生倚庐在班长身边,希望通过他的帮助提高自己的成绩。3. 高中生:他为了得到更好的推荐信,一直倚庐在老师的办公室门口,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照。4. 大学生:有些学生为了能够顺利毕业,不得不倚庐在导师身边,以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