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计
héng jì
  • 拼 音:héng jì
  • 注 音:ㄏㄥˊ ㄐ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衡量计算。 明 陈子龙 《议财用》:“夫节省之道,必得身在事中者,首尾衡计,而见其有餘之处,然后从而节之。”

  • 基本含义
    衡量计算。
  • 详细解释
    衡计原指使用衡器来进行计量和计算,后来引申为衡量、计算事物的价值、得失等。
  • 使用场景
    在讨论和评价事物的价值、得失时使用。
  • 故事起源
    《战国策·齐策四》中有一则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孤竹想要评估他的宰相田忌和晋国宰相孙膑之间的才能。于是他让两人各自拿出一匹马来比赛。田忌的马是普通的马,而孙膑的马是千里马。田忌想到了一个计策,他让自己的马先与孙膑的马比赛,然后再与其他马比赛。通过这种方式,他将孙膑的马逐渐耗尽,最终赢得了比赛。这个故事中的“衡计”就是指田忌通过计算和衡量得出最佳策略。
  • 成语结构
    衡计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衡”和“计”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必须仔细衡计每一个细节。2. 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需要衡计风险和收益。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衡计”与衡量和计算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使用衡器进行计量和计算的场景,或者将“衡计”拆分为“衡”和“计”两个字分别进行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衡计”相关的成语,如“衡量”、“计算”等。也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衡计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2. 初中生:在做决策时,我们要仔细衡计利弊,选择最合适的方案。3. 高中生:在考试中,我们需要衡计每个题目的得分权重,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4. 大学生:创业需要衡计风险和回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5. 成年人:在职场中,我们要衡计每个决策的影响和后果,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