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zhèn shè
- 注 音:ㄓㄣˋ ㄕㄜˋ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见“ 振慑 ”。
-
- 基本含义
- 震动、震慑。
-
- 详细解释
- 振慴指震动、震慑。形容威力强大,使人不敢违背或轻视。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威力强大的事物或人物,以及通过震慑他人而达到目的的行为。
-
- 故事起源
- 《后汉书·马援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马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他曾率领军队平定了西域的一次叛乱。在叛乱平定之后,马援回到京城,皇帝刘秀非常高兴,想要给他加封爵位。但是马援却说:“臣只是尽忠职守,没有什么特别的功劳,不需要加封爵位。”这番话震慑了刘秀,他意识到马援的忠诚和高尚品质,于是非常敬重他。从此以后,人们用“振慴”来形容震动、震慑的事物或人物。
-
- 成语结构
- 振慴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
-
- 例句
- 1. 他的强大实力振慴了所有的对手。2. 这部电影以其引人入胜的剧情振慴了观众。3. 战争的恐怖振慴了人们的心灵。
-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振动”和“震慑”的组合词,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振聋发聩”、“慑服”等,进一步丰富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严厉眼神振慴了不听话的同学们。2. 初中生:这位演讲者用激情四溢的演讲振慴了全场观众。3. 高中生:这部文学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振慴了读者的心灵。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巨大潜力振慴了投资人,他们纷纷加入其中。以上是关于成语“振慴”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