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子
zéi zǐ
  • 拼 音:zéi zǐ
  • 注 音:ㄗㄟˊ ㄗ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即贼人。《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 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隋 李德林 《天命论》:“贼子逆臣,所以为乱,皆由不识天道,不悟人谋。”《明史·潘旦传》:“ 黎氏 鱼肉国君,在 陈氏 为贼子;抗拒中国,在我朝为乱魁。” 陈毅 《赣南游击词》:“贼子引狼输 禹 鼎,大军抗 日 渡 金沙 。”参见“ 贼人 ”。
    (2).詈词。犹坏蛋。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三折:“不想 傅彬 贼子,怀挟前讎,指家父三千贯赃。”《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时要仗我这把刀,这张弹弓子,不是取不了那贼子的首级,要不了那贼子的性命,但是使不得。” 许地山 《凶手》第二幕:“大哥急什么,你越急,那贼子越迫得凶。”
    (3).窃贼。 贾平凹 《妊娠》第二章:“二贼子蹑脚靠近农家鸡圈。”

  • 基本含义
    指作恶多端、行为不端的人。
  • 详细解释
    贼子是由“贼”和“子”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贼指行窃之人,子为后缀表示人的意思。贼子一词用来形容作恶多端、行为不端的人,通常指那些做坏事、不守法律道德的人。
  •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用贼子来形容那些行为不正、犯罪或背离道德准则的人。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人的不良行为。
  • 故事起源
    贼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形容了战国时期的贼寇行为。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扩展到形容一切作恶多端、行为不端的人。
  • 成语结构
    贼子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贼”和“子”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这个贼子竟敢偷窃邻居家的贵重物品!2. 那个贼子一直在骗人,大家要小心。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贼子”与“作恶多端、行为不端的人”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贼心不死”、“贼喊捉贼”等,来丰富对贼子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贼子偷了我铅笔盒里的橡皮。2. 初中生:他是个贼子,经常在课堂上偷看别人的考卷。3. 高中生:这个贼子竟然敢打劫银行,真是罪大恶极。4. 大学生:他被证明是个贼子,涉嫌贪污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