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綅
zhū qīn
  • 拼 音:zhū qīn
  • 注 音:ㄓㄨ ㄑㄧ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红线。《诗·鲁颂·閟宫》:“公徒三万,具胄朱綅。” 孔颖达 疏:“《説文》云:‘綅,綫也。’然则朱綅直谓赤綫耳。”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赐衣缠紫艾,卫甲缀朱綅。”

  •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行高尚或文章的文采出众。
  • 详细解释
    朱綅,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红色丝带,代表高贵和尊贵。引申为人的品行高尚,也用来形容文章的文采出众。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来赞美文章的文采出众。适用于各种正式场合,如演讲、写作等。
  • 故事起源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他被封为楚王后,朝廷给他赐了一块红色的丝绸,作为他的尊贵标志。后来,人们用“朱綅”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为人正直,品行朱綅。2.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文采朱綅。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朱綅”联想为红色的丝带,代表高贵和尊贵。同时,可以将“朱綅”与高尚的品德和出众的文采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其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高尚和文采出众相关的成语,如“文质彬彬”、“德高望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人很好,她的品行朱綅。2. 初中生:他的作文写得很好,文采朱綅。3. 高中生:他是班上的学霸,学习成绩朱綅。4. 大学生:她是学校的优秀学生代表,品行朱綅。5. 成年人: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朱綅的品行,受到了同事们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