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庐
zhí lú
  • 拼 音:zhí lú
  • 注 音:ㄓㄧˊ ㄌ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旧时侍臣值宿之处。《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朝游游曾城,夕息旋直庐。” 吕延济 :“直庐,直宿之庐。” 唐 姚合 《西掖寓直春晓闻残漏》诗:“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 宋 王禹偁 《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诗:“吾生未有林泉计,空媿妨贤卧直庐。”《明史·严讷传》:“ 訥 晨出理部事,暮宿直庐,供奉青词,小心谨畏。”

  • 基本含义
    指直立的房屋,比喻人的品行高尚,正直无私。
  • 详细解释
    直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房屋结构,由一根立柱支撑,无需其他支撑物。这种结构稳定坚固,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正直无私的品行。用来形容人的品行高尚,道德正直,不为私利所动。
  • 使用场景
    直庐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高尚,正直无私,用来褒奖和赞美他人的高尚品行。可以用在夸奖朋友、同事、家人等各种场合。
  • 故事起源
    直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战国时期的故事。据说,战国时期的魏国有位名叫庄子的哲学家,他住在一座直立的房屋里,房屋只有一根立柱支撑,没有其他支撑物。庄子以他高尚的品质和正直无私的行为而闻名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用庄子的居所来比喻高尚品行,形成了成语“直庐”。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的品行高尚,正直无私,真可谓是直庐之士。2. 她一直以来都是一位直庐之人,从不为私利所动。3. 这位老师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心目中的直庐。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直庐”与直立的房屋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只有一根立柱支撑的房屋,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以及古代建筑与文化的关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直庐,他总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直庐之人,对社会有所贡献。3. 高中生:他的品行高尚,正直无私,真是一位直庐之士。4. 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应该保持直庐的品质,不为私利所动。5. 成年人: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公司的直庐,为公司做出了很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