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节
zhàng jié
  • 拼 音:zhàng jié
  • 注 音:ㄓㄤˋ ㄐㄧㄝ 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手执符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凭证及权力的象征。《汉书·叙传下》:“ 博望 仗节,收功 大夏 ;贰师秉鉞,身衅 胡 社。” 唐 裴铏 《赵合》:“但当时时相使余不得仗节出此城,空加一貂蝉耳。” 唐 康骈 《剧谈录·凤翔府举兵讨贼》:“相国仗节训兵,援旗誓众。”
    (2).坚守节操。《后汉书·吴汉传》:“贼众虽多,非有仗节死谊者也。”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仗节死难之臣, 宗旦 乃独不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马文肃家书》:“慷慨仗节易,从容就义难。吾辈将为其难乎?抑为其易乎?”

  • 基本含义
    指坚守节操,不屈服于外力或诱惑。
  • 详细解释
    仗节是指在面对困难、诱惑或压力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则,不屈服于外力。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保持自己的正直和诚实,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
  • 使用场景
    仗节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或压力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则。可以用来赞美那些坚守正义、不受诱惑的人。
  • 故事起源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魏国公子无忌在战争中守护自己的节操而被敌军所擒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保持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成为了仗节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仗节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仗”和名词“节”组成。
  • 例句
    1. 他在面对贿赂时,始终仗节不屈。2. 尽管面临巨大的压力,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仗节原则。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仗节”与“坚守原则”、“不屈不挠”等关键词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也可以尝试将“仗节”与魏公子无忌的故事联系起来,通过故事的情节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仗节相关的成语,如“忠诚无二”、“守身如玉”等。也可以学习相关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了解如何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保持自己的原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勇敢的消防员学习,仗节勇敢地救人。2. 初中生:面对考试作弊的诱惑,我要仗节不屈,坚持诚实。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我们应该仗节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仗节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