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开放日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中组部开放日 -简介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90华诞之际,中组部于2011年6月14日下午举办了以“走进中共中央组织部”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来自50个国家的54名驻华高级外交官走进中组部,实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干部和人才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和中组部部务会成员会见了参加活动的高级外交官。

    开放日活动持续了近3个小时,现场气氛活跃,参加活动的高级外交官给予积极评价。许多使节表示,这次走进中共中央组织部,内容丰富、交流坦诚,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干部任用和人才工作,而且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开明开放,加强对外友好合作的真诚愿望。

    三个亮点

    一是时机“选得好”。6月14日,距离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还有十几天。越是临近90华诞之际,国际社会越是关注我们党,不但关注党的90年伟大历程,更加关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而中组部作为中共中央重要工作部门之一,是党中央在党的组织工作方面的助手和参谋。在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共产党的时刻,开展以“走进中共中央组织部”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显得格外注目、特别重要,为国际社会了解从“建党”到“党建”的转变开辟了一个“绿色通道”,为营造建党90年浓厚氛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内容“定得巧”。组织工作内容多、战线长、覆盖面广,如何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把我们党的组织工作“全景式”地展示在驻华使节面前,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从这次开放日安排的内容来看,中组部作了精心的安排,既有干部工作,又有党建工作;既有人才工作,又有自身建设;既有面上工作,又有点上工作;既有常规工作,又有特色工作;既有基础工作,又有创新工作,为国际社会全面客观了解我们党的建设工作提供一套丰富的“大餐”,使其不但了解我们党组织工作的重点、难点,也集中展示了亮点和闪光点,从而更好地认识我们党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党建的成果。

    三是形式“用得活”。客观地讲,要让“老外们”对我们党的组织工作“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中组部采取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通过板块展示、现场模拟、视频播放等“立体式”方法介绍情况,注重用讲典型事例、讲生动故事、讲特色经验的多种形式与外宾交流,让驻华使节感到我们党的组织工作并不抽象空洞,而是生动具体、有血有肉,从而增强驻华使节对我党组织工作的认知度和可信度。特别是中组部领导用英语直接与外宾交流,拉近了距离,加强了沟通,树立了形象。

  • 基本含义
    指中共中央组织部门向社会公开招聘干部的日子。
  • 详细解释
    中组部是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的简称,开放日是指一种特定的日期或时间段,组织部门向社会公开招聘干部。中组部开放日这个成语意味着政府或组织部门向公众开放招聘的机会,也代表着透明和公正的选拔程序。
  • 使用场景
    中组部开放日常用于描述政府或组织部门公开招聘干部的情境。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机构或组织公开招聘的情况。
  • 故事起源
    中组部开放日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干部的日子。这一招聘活动的开展使得选拔干部更加公开、透明,也为广大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 成语结构
    中组部开放日是一个由四个词组成的成语,每个词的意思和拼音如下:中共:中共是中国共产党的简称。中央:中央指的是政府或组织的最高层级。组织部:组织部是负责干部选拔和管理的部门。开放日:开放日指的是特定日期或时间段内向公众开放的活动。
  • 例句
    1. 明天是中组部开放日,你可以去参加招聘会。2. 我们公司也要举办一个中组部开放日,欢迎大家前来应聘。3. 中组部开放日的选拔程序非常公正,机会公平对待每一位申请者。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中组部开放日这个成语拆分成四个词,分别记忆每个词的意思和拼音。然后可以将这四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记忆图像,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干部选拔和组织部门的知识,以及其他类似的政府或组织活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妈妈说,明天是中组部开放日,他们要去参加工作面试。2. 初中生:我听说明天是中组部开放日,我想去了解一下政府的工作机会。3. 高中生:我准备参加中组部开放日的招聘会,希望能够获得一个好的工作机会。4. 大学生:我已经报名参加了中组部开放日的选拔,希望能够通过面试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组部开放日”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