莠言
yǒu yán
  • 拼 音:yǒu yán
  • 注 音:ㄧㄡˇ ㄧ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丑恶之言;坏话。《诗·小雅·正月》:“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毛 传:“莠,丑也。” 孔颖达 疏:“丑恶之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曾是莠言,有亏德音。” 明 何景明 《直路行》:“邪径捷足,莠言悦口。” 严复 《辟韩》:“诚如是,三十年而民不大和,治不大进,六十年而 中国 有不克与 欧洲 各国方富而比强者,正吾莠言乱政之罪可也。”

  • 基本含义
    指粗俗下流、言辞恶劣的言语。
  • 详细解释
    莠言是由“莠”和“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莠”意为杂草,比喻品质恶劣或不合格的人或事物;“言”意为言语。莠言一词形容言辞粗俗下流、恶劣不堪的言语,常用来批评或指责言辞不雅的人或言辞不当的行为。
  • 使用场景
    莠言通常用于贬义,用来批评或指责他人的言辞恶劣或不堪。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粗鄙下流的语言、低俗不堪的言辞或恶劣的口头表达。例如,当有人说出粗鄙下流的话语时,可以使用莠言来表示对其言辞的不满和批评。
  • 故事起源
    莠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一文中,成语的故事起源与荀子有关。据说,荀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非常注重教育和言辞的修养。荀子认为,言语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应该注意言辞的优雅和文明。他用莠言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言辞粗俗下流、恶劣不堪的人,强调了言辞修养的重要性。
  • 成语结构
    莠言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其中,“莠”是形容词,修饰“言”这个名词,表示言辞的品质恶劣。成语的结构体现了对言辞不当的批评和指责。
  • 例句
    1. 他的言辞如此莠言,真令人作呕。2. 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莠言,要用文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田地里长满了杂草,这些杂草代表着粗俗下流、恶劣不堪的言语,形成了莠言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言语有关的成语,如“言之凿凿”、“言简意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莠言让我觉得很难听,我不喜欢和他说话。2. 初中生:他在班上说了一些莠言,被老师批评了。3. 高中生:作为公众人物,他不应该使用莠言,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4. 大学生: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莠言,我们应该提倡文明发言。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全面学习和理解“莠言”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