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赎
zāng shú
  • 拼 音:zāng shú
  • 注 音:ㄗㄤ ㄕ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退赃赎罪所上缴的财物。《旧唐书·职官志二》:“郎中、员外郎之职,掌勾诸司百僚俸料,公廨、赃赎、调敛、徒役,课程逋悬数物,周知内外之经费,而总勾之。”《明史·职官志一》:“照磨、检校,照刷文卷,计録赃赎。”《醒世姻缘传》第四二回:“那个官是肯听你辩的?追赃赎一般,叫你讨了保,一两限不完,上了比较;再比较不完,拿来家属寄监。”

  • 基本含义
    指用赃物来赎回自己的罪过或错误。
  • 详细解释
    赃赎是由“赃”和“赎”两个词组成。赃指非法所得或犯罪所得,赎指赎回、赎罪。赃赎的含义是指通过用非法所得或犯罪所得来赎回自己的罪过或错误,表示悔过自新的意思。
  • 使用场景
    赃赎一般用于形容犯罪分子或者犯错误的人通过用非法所得或犯罪所得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也可以用于比喻一些人用不正当手段来挽回自己的形象或解决问题的情况。
  • 故事起源
    赃赎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曹操的部下徐晃因为犯了错误而被曹操责罚,但他却通过赃赎的方式来挽回自己的错误。徐晃偷偷藏了一些宝物,然后主动交给了曹操,表示自己愿意用这些赃物来赎回自己的过错。曹操看到徐晃的悔过之意,原谅了他的错误。
  • 成语结构
    赃赎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名词“赃”和动词“赎”组成。
  • 例句
    1. 他通过赃赎的方式来挽回了自己的错误。2. 这个官员利用赃赎的手段来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赃赎这个成语。可以将赃物想象成一种负担,而赎则是用来解决这个负担的方式,通过将赃物赎回来来赎回自己的过错。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与赃赎相关的成语,如“赃私狼籍”、“赃污狼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通过赃赎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错误。2. 初中生:这个官员利用赃赎的手段来解决了自己的问题。3. 高中生:他用赃赎的方式来挽回自己的形象,但是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