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晷
yí guǐ
  • 拼 音:yí guǐ
  • 注 音:ㄧˊ ㄍㄨㄟ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间。《汉书·王莽传上》:“人不还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为寧朝。”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歷观文囿,泛鉴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 唐 孟简 《惜分阴》诗:“对景嗟移晷,窥园詎改阴。” 明 归有光 《<王梅芳时义>序》:“坐语不觉移晷。”

  • 基本含义
    移动日晷,比喻改变历法或改变规定的时间。
  • 详细解释
    移晷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日晷,日晷是一种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通过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时间。移晷意味着改变日晷的位置,从而改变了时间的计算方法。因此,移晷这个成语比喻改变历法或改变规定的时间。
  • 使用场景
    移晷常常用来形容改变既定的规则、制度或时间安排。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中,当需要改变原有的计划或安排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例如,可以说某个组织“移晷了会议时间”,表示会议时间发生了改变。
  • 故事起源
    移晷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商朝末年,帝辛荒淫无道,百姓苦不堪言。当时有一位叫做伯益的贤人,他觉得纣王的统治已经不合时宜,应该改变。于是,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可以移动的日晷,并将其送给了纣王。纣王接受了日晷,并感到非常喜欢。但是,伯益却在日晷上设置了一个机关,使得纣王每天看到的时间都比实际时间要短。纣王被这个机关所迷惑,以为自己的统治时间还很长,因此没有意识到改变的必要。后来,商朝灭亡,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反面教材。从此以后,移晷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形容改变既定的规则或时间。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
  • 例句
    1. 他们决定移晷,将会议时间改到下周二。2. 政府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不得不移晷了开学时间。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移晷”与“改变时间”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自己在移动日晷的指针,改变时间的计算方法,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时间相关的成语,如“待时而动”、“光阴似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小明今天生病了,老师决定移晷,改变了游戏时间,给小明多休息一会儿。2. 小学生:这次考试时间太长了,老师决定移晷,缩短了考试时间。3. 初中生:学校为了配合世界杯赛事,移晷了放假时间,让我们可以观看比赛。4. 高中生:政府决定移晷,将高考时间提前了一个星期,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复习。5. 大学生:学校因为疫情的原因,移晷了毕业典礼,改为线上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