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席
yú xí
  • 拼 音:yú xí
  • 注 音:ㄧㄩˊ ㄒ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偏处一角的席位。 清 福格 《听雨丛谈·隅坐》:“古人无高脚椅杌,皆布席,共坐於地,尊者正席,卑幼坐於席角,故曰隅坐。今则人各一位,有旁正而无隅席矣。”

  • 基本含义
    指在角落里的座位,比喻地位低下、没有影响力。
  • 详细解释
    隅席由两个字组成,隅意为角落,席意为座位。成语隅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地位低下,没有影响力,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边缘人”或“无足轻重的人”。
  • 使用场景
    隅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社会、团体或组织中地位较低,没有发言权或决策权。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工作、学校或家庭中的地位较低,没有被重视或被忽略的情况。
  • 故事起源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人被请到宴会上坐在角落里的座位,成语隅席由此而来。
  • 成语结构
    隅席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只是一个隅席,没有什么决策权。2. 小明在班级里是一个隅席,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隅席与角落的座位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被安排坐在角落里,地位低下,没有影响力,通过这个形象记忆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地位、影响力相关的成语,如高人一等、权倾一时等,以丰富词汇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班级里,小明是一个隅席,其他同学都不和他玩。2. 初中生:我在社交圈里就像一个隅席,很少有人注意到我。3. 高中生:他在学校里只是一个隅席,没有参与任何重要的活动。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只是一个隅席,没有机会接触到公司的核心业务。5. 成年人:在这个会议上,我只是一个隅席,没有发言权,只能听别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