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仪
guī yí
  • 拼 音:guī yí
  • 注 音:ㄍㄨㄟ 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规章仪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讲学》:“讲学规仪,颇为明晰。”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先圣创其规仪,后儒宗其模式。”

  • 基本含义
    守礼仪、遵守规矩。
  • 详细解释
    规仪指的是遵守社会规范和礼仪,守纪律,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
  • 使用场景
    规仪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得体,符合社会规范。也可以用来提醒他人要遵守规矩,守礼仪。
  • 故事起源
    《礼记·中庸》中有一句话:“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故称为君子。”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要穿戴整齐,举止庄重,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后来,人们用“规仪”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得体,符合社会规范。
  • 成语结构
    规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规”,第二个字是“仪”。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遵守规矩,守礼仪。
  • 例句
    1. 他一直秉持着规仪的原则,从不违反社会规范。2. 在这个公司,员工必须遵守规仪,尊重上级和同事。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规仪”与“礼仪”和“规矩”联系起来记忆。规仪的含义就是守礼仪,遵守规矩。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规仪相关的成语,如“守规矩”、“遵守礼仪”。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学校里,我们要遵守规仪,不讲粗话,不打架。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守礼仪,不迟到早退,不在课堂上使用手机。3. 高中生:参加学校的活动,我们要遵守规仪,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守规矩,不抄袭作业,不作弊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