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道
yáng dào
  • 拼 音:yáng dào
  • 注 音:ㄧㄤˊ ㄉ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对外之事,政事。《礼记·昏义》:“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2).为君之道。《后汉书·方术传下·唐檀》:“ 檀 对曰:‘方今外戚豪盛,阳道微弱,斯岂嘉瑞乎?’”
    (3).朝祀之事;嘉庆之事。《诗·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毛 传:“左,阳道,朝祀之事;右,阴道,丧戎之事。” 孔颖达 疏:“左,阳道,嘉庆之事,故言宜之。右,阴道,为忧凶之事,不得言宜。”
    (4).指房宿南二星中间的运行路线。《汉书·天文志》:“青赤出阳道,白黑出阴道。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
    (5).指男性生殖器。《宋书·五行志五》:“ 义熙 末, 豫章 吴平 人有二阳道,重累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此骨之至强者,所以能补骨血,坚阳道,强精髓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女化男》:“ 山东 济寧 有妇人,年四十餘,寡数年矣,忽生阳道,日与其子妇狎。”
    (6).指精液。《史记·孔子世家》“ 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 唐 张守节 正义:“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絶。”

  • 基本含义
    指阳光照射的道路,也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
  • 详细解释
    阳道是由“阳”和“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阳”指太阳、阳光,代表着光明、明亮和正直;“道”指道路、途径,代表着行为、方法和方式。阳道在成语中的意思是指阳光照射的道路,也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它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正直、光明磊落,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 使用场景
    阳道这个成语常用于表扬、赞美一个人的行为正直、光明磊落。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能够坚守原则,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可以用来告诫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遵守社会规范。
  • 故事起源
    阳道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一个故事。相传,汉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司马相如的官员,他在担任太子舍人的职位时,因为不满意太子的行为而辞职。后来,太子即位为汉武帝,司马相如被任命为太子太傅。有一次,有人想利用司马相如的职位来谋取私利,但司马相如坚决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说:“我只愿意走阳道,不愿意走阴道。”意思是他只愿意走光明正大的道路,不愿意走不正当的道路。后来,阳道这个成语就以此故事命名,用来形容光明正大、正直的行为。
  • 成语结构
    主语+走+阳道
  • 例句
    1. 他一直走阳道,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2. 这位官员的行为一向走阳道,深受人们的尊重和赞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阳”字与阳光联系起来,想象自己行走在阳光明媚的道路上,以此来记忆阳道这个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进一步了解正直、光明磊落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例如:“明目张胆”、“光明正大”、“正直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走阳道,不做欺骗别人的事情。2. 初中生:老师教育我们要走阳道,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3. 高中生: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走阳道,不走阴道。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光明正大的方式行事,走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