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鲠
zhōng gěng
  • 拼 音:zhōng gěng
  • 注 音:ㄓㄨㄙ ㄍㄥ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中途阻塞。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叹王路之中鯁,蠢於越之妖烬。”
    (2).从中阻挠。 清 俞樾 《茶香室丛抄·万年桥》:“一有造桥之议,即为中鯁。”

  • 基本含义
    指事物中的困难或矛盾。
  • 详细解释
    中鲠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中指中间,鲠指鱼骨,合在一起表示事物中的困难或矛盾。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或矛盾,使事情变得复杂或困难。
  • 使用场景
    中鲠常用于描述一些复杂的问题或情况,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工作任务或思考决策时。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问题的核心所在,以及解决问题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 故事起源
    中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齐物论》。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想要把一条大鱼吃掉,但却卡住了鱼骨无法吞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办事情时,有时会遇到困难和矛盾,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成语结构
    中鲠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个项目的中鲠在于资源的调配和时间的安排。2. 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中鲠,但最终还是解决了问题。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中鲠与鱼骨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吃鱼时卡住了鱼骨,表示遇到了困难或矛盾的情况。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庄子的《齐物论》,深入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和智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中鲠,不知道怎么解决。2. 初中生:学习和爱好之间的中鲠让我很难抉择。3. 高中生:准备高考期间,时间管理成为了我最大的中鲠。4. 大学生:找工作时遇到了很多中鲠,需要克服困难才能成功。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鲠”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