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井
guān jǐng
  • 拼 音:guān jǐng
  • 注 音:ㄍㄨㄢ ㄐㄧㄥ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相传为 彭祖 故事。 宋 苏轼 《代滕甫论西夏书》:“俗言 彭祖 观井,自係大木之上,以车轮覆井,而后敢观。”后用以比喻遇事谨慎小心。 清 钱谦益 《方生行送方尔止还金陵》诗:“共嗟梵志还家日,却笑 彭公 观井年。”

  • 基本含义
    借指从旁观察事物,不直接参与其中。
  • 详细解释
    观井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观”指的是旁观、观察,而“井”则是指井口。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不直接参与某件事情,而是从旁边观察、看热闹。
  • 使用场景
    观井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不直接参与某个事件或活动,而是站在旁边观看。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会看热闹而不愿意参与或负责任的人。同时,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不愿意表态或插手某个争议性的问题。
  • 故事起源
    观井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楚汉战争时期,项羽曾经围困刘邦于垓下,刘邦的将领韩信派人去劝降项羽。项羽站在城墙上,看到韩信的使者拿着刘邦的密信,便拿起一把长枪,朝着城下的井口扔去。韩信的使者见状,便抓住井口的绳子,避开了枪。项羽见此,笑着说:“这个人只敢观井,不敢上城。”从此,观井成为了形容只敢旁观而不敢直接参与的人的成语。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易于记忆和理解。
  • 例句
    1. 他总是只会观井,不愿意主动参与任何活动。2. 在这个问题上,他只是一个观井的人,从来不表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井边观察,而不直接参与井中的事物,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观井这个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典型成语,通过学习这个成语,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中对旁观者的态度。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只会观井的同学,从来不参加我们的游戏。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参与社会实践,不能只是观井不动。3. 高中生: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只会观井,不愿意参与学校的活动。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而不是只会观井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