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局
yù jú
  • 拼 音:yù jú
  • 注 音:ㄧㄩˋ ㄐ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棋盘的美称。 唐 李商隐 《灯》诗:“锦囊名画揜,玉局败碁收。” 宋 贺铸 《南乡子》词:“玉局弹棋无限意,缠绵,肠断 吴 蚕两处眠。”
    (2).道观名,在 四川 成都 。传说 李老君 曾于此坐局脚玉床讲经,因而得名。《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蜀主 詔於 玉局化 设道场。” 胡三省 注:“ 玉局化 在 成都 。 彭乘 《记》曰: 后汉 永寿 元年, 李老君 与 张道陵 至此,有局脚玉牀自地而出, 老君 昇坐,为 道陵 説《南北斗经》,既去而坐隐,地中因成洞穴,故以‘玉局’名之。” 宋 苏轼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诗:“莫欺老病未归身, 玉局 他年第几人。” 元 袁桷 《张虚靖圜庵扁曰归鹤次韵》:“ 玉局 讲残春换劫,石臺丹在草通灵。” 明 王世贞 《九支斋十歌》之六:“ 成都 玉局 授书后,渐与金僊相对雄。”
    (3). 苏轼 曾任 玉局观 提举,后人遂以“玉局”称 苏轼 。 宋 刘克庄 《摸鱼儿·赏海棠》词:“悵 玉局 飞仙, 石湖 絶笔,孤负这风韵。” 明 文徵明 《先君行略》:“一日见公书,稍涉 玉局 笔意。” 清 赵翼 《再题焦山寺赠巨超练塘两诗僧》诗:“我本才非 苏玉局 ,敢嗔 佛印 不烧猪。” 清 程文正 《钱王庙》诗:“残碑有字还堪读, 玉局 鸿文笔力遒。”

  • 基本含义
    指官员贪污受贿的行为。
  • 详细解释
    玉局一词源于古代官员受贿贪污的行为。玉局中的“玉”指的是官员,而“局”指的是贪污受贿的机关或场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贪官污吏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官员贪污受贿的行为。可以用在新闻报道、社会评论和文学作品中,以强调对腐败行为的谴责。
  • 故事起源
    关于“玉局”的故事起源并不十分明确。但是,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场腐败问题。在古代,官员们常常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私利,贪污受贿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人们形象地用“玉局”来形容这种行为。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玉”和“局”。
  • 例句
    1. 这位官员因为玩忽职守、收受贿赂被查出玉局,最终被判刑。2. 这个政府部门内部存在着玉局,需要进行严肃的整顿。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记忆这个成语:1. 将“玉”和“局”两个字形象化:将“玉”想象成一个官员的头像,而“局”则想象成一个黑暗的地下室。2. 将“玉局”联想成一个贪官贪污受贿的场所。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腐败问题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反腐败运动的历史和现状。你可以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专题文章或者研究报告,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反腐败的信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告诉我,贪官受贿是一种玉局,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钱。2. 初中生:我们应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让更多人了解贪污受贿的危害,避免形成玉局。3. 高中生:在历史上,中国曾经出现过许多玉局,这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4. 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反腐倡廉的工作,为建设廉洁的社会贡献力量,杜绝玉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