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身
zhēn shēn
  • 拼 音:zhēn shēn
  • 注 音:ㄓㄣ ㄕ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真身 zhēnshēn
    [the real body of God or Buddha] 神仙或佛祖的本体、正身(迷信)

  • 详细解释

    佛教语。佛教认为为度脱众生而化现的世间色身。佛、菩萨、罗汉等。 唐 慧能 《坛经·付嘱品》:“十一月, 广 、 韶 、 新 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 宋 文天祥 《南华山》诗原注:“ 六祖禪师 真身盖数百年矣。”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摩腾真身》:“今 洛 中 白马寺 , 摩腾 真身尚在。” 秦牧 《惠能和尚的偈语》:“六十年代, 南华寺 还有他的‘真身’和‘衣钵’。”

  • 基本含义
    真实的身份或本体。
  • 详细解释
    真身指的是一个人或事物真实的身份或本体,与表面的外貌或表现相对应。它强调了真实和真相的重要性。
  •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物的本质或真实面貌,尤其是在与外表或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况下。
  • 故事起源
    关于“真身”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关于唐朝时期的一位高僧。据说,这位高僧能够变出多个身影,让人难以分辨哪一个是他的真实身份。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形容真实身份或本体的成语“真身”。
  • 成语结构
    真身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 例句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和善,但真身却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2. 这件艺术品的真身是一幅价值连城的名画。3. 她穿着华丽的礼服,但真身却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真相”这个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真身”,因为它们都强调了真实和真相的重要性。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真实身份或本体相关的成语,如“假装成”、“伪装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的真身是一个勇敢的小超人。2. 小学生:我喜欢看变戏法,但我知道那些魔术师只是假装成了兔子的真身。3. 中学生:他在校园里总是装作酷酷的样子,但真身其实是一个内心脆弱的人。4.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政治家表面上看起来很正直,但真身却是一个贪污腐败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