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貉
hú mò
  • 拼 音:hú mò
  • 注 音:ㄏㄨˊ ㄇ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胡狢 ”。亦作“ 胡貊 ”。古代称北方各民族。《晏子春秋·谏下一》:“今夫 胡 狢 戎 狄 之蓄狗也,多者十有餘,寡者五六,然不相害伤。” 张纯一 校注:“ 孙 云:狢当为貉。”《荀子·强国》:“今 秦 南乃有 沙羡 与俱,是乃 江 南也,北与 胡 貉 为隣,西有 巴 戎 。”《淮南子·齐俗训》:“ 胡 、 貉 、 匈奴 之国,纵体拖髮,箕倨反言而国不亡者,未必无礼也。”《后汉书·祭肜传论》:“﹝ 祭肜 ﹞且临守偏海,政移獷俗,徼人请符以立信, 胡 貊 数级於郊下。” 宋 苏辙 《颍州择胜亭诗》:“ 胡 貊 之民,驾车以游,外缠毳韦,内辑貂鼬。”

  • 基本含义
    指言语无根据、胡说八道的人。
  • 详细解释
    胡貉是由“胡”和“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胡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而貉指的是南方的狐狸。胡貉合称,意指北方和南方的人言语无根据、胡说八道。
  • 使用场景
    胡貉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语没有事实依据、虚无缥缈,或者是指说话不负责任、不可信赖的人。可以用于讽刺、嘲笑或批评某人的言论。
  • 故事起源
    关于“胡貉”成语的起源,目前尚无确切的故事传说或历史典故可考。但是,由于北方和南方的文化差异较大,因此胡貉一词的使用可能是基于对北方和南方人言语特点的观察而来。
  • 成语结构
    胡貉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胡和貉,在使用时不可分开。
  • 例句
    1. 他说的话完全是胡貉,根本不值得相信。2. 别听他胡貉,他根本不了解这个问题。3. 这篇文章充满了胡貉之言,毫无根据。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胡貉”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北方人胡乱说话,而南方的狐狸则在旁边嘲笑,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胡貉相关的成语,如“胡言乱语”、“胡说八道”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和小红在玩捉迷藏,小明躲在树后面,小红说:“你在这里吗?”小明笑着回答:“不在这里,我在天上。”小红生气地说:“你真是个胡貉!”2. 小学生:小明考试没复习,老师问他:“你对这道题有把握吗?”小明回答:“当然有!”结果答错了。同学们都笑他是个胡貉。3. 中学生:小华在班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讲,但是他的观点完全没有根据,老师批评他:“你这样胡貉的言论是不能接受的。”4. 大学生:在一次辩论比赛中,学生代表A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但是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学生代表B嘲笑他是个胡貉,没有实际可行性。希望以上关于“胡貉”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